抗戰(zhàn)、中央研究院、同濟大學……是的,在烽火連天的歲月,它們都與李莊發(fā)生了親密的關系。在那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年代里,李莊物資缺乏、經費不足,卻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學者和國之棟梁。2017年6月22日,建恒支部全體黨員前往李莊,開展建黨96周年紀念活動。
![重回崢嶸歲月——建恒支部建黨96周年紀念活動](/uploadfile/2017/0627/20170627042403110.png)
![重回崢嶸歲月——建恒支部建黨96周年紀念活動](/uploadfile/2017/0627/20170627042429992.png)
穿過楠竹掩映的路口,我們來到了梁思成、林徽因舊居。走進四合院,我們仿佛回到了那個艱苦時代,感受到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和中國營造學社同仁們的不易生活和迎難而上的堅定決心。在這里他們嘔心瀝血六年,完成《中國建筑史》、《圖像中國建筑史》等一批建筑領域經典著作。
沿著青石小道而行,我們來到了同濟大學舊址。據(jù)了解,為迎接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顛簸流離的同濟師生,李莊發(fā)出了“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電文,使得一大批學者在這里尋得一張“寧靜的書桌”,直至抗戰(zhàn)勝利。
參觀學習之后,在支部書記的引領下,我們在長江之邊面對黨旗,舉起右手,朗朗誦念入黨宣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永不叛黨”。在這莊嚴時刻我們由衷的感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重溫入黨誓詞,使我們牢記自己的承諾,確保在向黨宣誓之后,勿忘并踐行自己曾經宣誓的責任和義務,無論在任何情形下,百折不撓地予以恪守。
![重回崢嶸歲月——建恒支部建黨96周年紀念活動](/uploadfile/2017/0627/20170627042403110.png)
![重回崢嶸歲月——建恒支部建黨96周年紀念活動](/uploadfile/2017/0627/20170627042429992.png)
穿過楠竹掩映的路口,我們來到了梁思成、林徽因舊居。走進四合院,我們仿佛回到了那個艱苦時代,感受到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和中國營造學社同仁們的不易生活和迎難而上的堅定決心。在這里他們嘔心瀝血六年,完成《中國建筑史》、《圖像中國建筑史》等一批建筑領域經典著作。
沿著青石小道而行,我們來到了同濟大學舊址。據(jù)了解,為迎接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顛簸流離的同濟師生,李莊發(fā)出了“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電文,使得一大批學者在這里尋得一張“寧靜的書桌”,直至抗戰(zhàn)勝利。
參觀學習之后,在支部書記的引領下,我們在長江之邊面對黨旗,舉起右手,朗朗誦念入黨宣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永不叛黨”。在這莊嚴時刻我們由衷的感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重溫入黨誓詞,使我們牢記自己的承諾,確保在向黨宣誓之后,勿忘并踐行自己曾經宣誓的責任和義務,無論在任何情形下,百折不撓地予以恪守。
信息來源:建恒黨支部 喻建華